支持川普的群眾6日闖進國會,聯邦調查局已針對是否有內應展開調查。圖為暴民占據國會陽台。(美聯社)
國會大廈遭挺川群眾攻占後,部分右翼激進路線川普支持者感到士氣大振,紛紛透過網路平台串聯,相約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當天,重返華府。
「反誹謗聯盟」(Anti-Defamation League)在右派社群網站Parler觀察追蹤的一個「匿名者Q」(QAnon)高人氣支持者帳號便發文寫道:「我們當中很多人2021年1月19日將舊地重遊,帶著我們的武器,展現我們支持國家的決心,這個世界永遠不能忘記這點!我們人數之龐大,將不是任何軍隊或警力足以抗衡的。」
根據媒體報導,挺川群眾為了籌畫6日在華府集會與行動,使用的溝通管道包括Parler、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聊天室以及網路平台TheDonald.win。討論發言當中,支持者明確提到打算「占領」國會大廈。6日現場畫面可以看出,不少「匿名者Q」支持者及民兵組織成員也參與其中。
TheDonald.win留言板出現匿名網友貼文寫道:「第二回合就是1月20日。這次不會手下留情了。我連協助川普連任,都已經不在乎了。我在乎的是要開戰。」不少網友回應留言中,將衝入國會大廈的暴徒稱呼為「英雄」,予以高度讚美。
執法機關目前一邊忙著追查攻占國會的肇事群眾身分,一邊則為拜登就職典禮恐將淪為另一個攻擊目標而擔心。
前聯邦調查局(FBI)官員菲格里茲(Frank Figliuzzi)說,國會遭到攻占後,讓具有暴力傾向的激進分子愈來愈膽大妄為,如此發展已經引起關切,「這意味著時間已經不多了,必須在他們付諸行動之前,提早一步移除最有影響力的暴力煽動因素」。
專門研究網路極端主義組織活動的北卡羅萊納州伊隆大學(Elon University)電腦系教授史奎爾(Megan Squire)指出,由於川普總統將不會參加20日的就職大典,激進分子屆時將會把所有焦點放在拜登一人身上,如此狀況令人擔憂。
史奎爾分析,激進分子在6日的行動中,所有精力都放在國會,到了20日則會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拜登身上,「他們對於所作所為毫無悔意,也不覺得羞恥,特別讓人擔心。目前看來,狀況恐怕不妙。」
(本報資料照片)
(本報資料照片)
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宣布解除所有「台美交流限制」,此舉可能意味取消限制台灣的正副總統、行政院長、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無法訪問華府。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,這項聲明充分反應台美堅實的夥伴關係,除感謝美國國務院的這項決定外,也感謝長期支持台灣的各界美國友人,讓台美之間能夠順利推展政治、經濟、安全等各領域的合作,讓台美關係不斷推展至目前的緊密友好。
張惇涵強調,政府對外政策的一貫立場,是踏實穩健地推動整體國際關係發展,並以謹慎負責的態度維持對外關係的平衡,而這是過去幾年台美互信與雙邊關係提升的重要因素。「未來我們也會以相同態度,在既有的堅實基礎上,持續爭取美國跨黨派支持,並持續深化台美合作夥伴關係。」 |